汽车制造
记者杨明方在新闻发布会上
(2006年4月24日 人民日报第六版)2001年9月,华中数控产业基地落成,华中数控公司开始从一个“作坊式”的校办公司向现代化生产企业转变。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说,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华中数控的生命源泉,而产业与教学、科研和谐共生、产学研紧密结合则是华中数控不断发展的动力。
不搞产业化只有死路一条
1994年,原华中理工大学的教授、博士们通过技术路线的自主创新,开发成功四通道、九轴联动“华中I型”高性能数控系统。其独创的曲面直接插补技术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凭着这项重大科研成果,大家的小日子可以过得很舒服。但他们还没从献花和掌声中清醒过来,就被当时的机械学院院长周济“推”下了海。因为,不搞产业化只有死路一条,科技成果“鉴定会”可能就是“追悼会”。
“按理说,做公司并不是我们的强项,把成果卖给别人其实很省事。”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李作清,是华中数控公司首任总经理,也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数控系统博士后说,“但当时,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数控系统对机床行业的革命性作用,对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是将信将疑。没办法,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做产品、跑销售,还要手把手地去教人学会用!”
快盈III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,在高校“创新链”中,产业当然处在下游,但是,从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研究课题,又使它经常成为创新的源头。华中数控就是一个生动例证。围绕华中数控申报的科研课题越来越多、层次也越来越高,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相继落户华中科大,华中数控如虎添翼。
用最强的科研阵容搞销售
快盈III销售数控系统不是卖冰箱、彩电,要把自己生产的“脑袋”装到别人的机床身上,谈何容易?首先,华中数控必须想办法化解国内用户对国产数控系统可靠性的疑虑。
快盈III为了找到敢“吃螃蟹”的第一批用户,华中数控把教室和实验室搬到企业车间里,派出最强的科研阵容为产品销售冲锋陷阵。
快盈III1995年春节前夕,他们获悉四川东方电机厂准备改造几台大型机床。华中数控冲了上去,但对方不放心。最后,东方电机厂的总工程师看在华工校友的情分上,同意把一台旧机床交给华中数控改造,条件是先免费,等安装调试成功了再给钱。技术骨干熊清平在现场泡了两个多月,硬是改造好了这台设备,效果超出工厂方面的想象。于是,东方电机厂又把10多台大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合同交给了华中数控。
快盈III1998年,江苏常柴要改造一套用了近30年的进口数控仿形设备。华中数控博士后王平江在车间里“蹲”了一个多月,终于获得成功。如果购买新设备,要花300多万元,而改造费用只花了30万元。后来,常柴又把20台(套)关键生产设备的改造全部托付给华中数控。算下来,常柴节约了几千万元的设备购置费,也给华中数控带来了600多万元的收益。
快盈III通过这种扎扎实实的“科研式”销售,华中数控已逐渐从数控行业的一支“游击队”成长为振兴国产数控系统产业的“主力军”。2005年,华中数控销售数控系统3000多套,伺服驱动和电机一万多台,销售额达2亿元。
着眼未来培养高技能人才
快盈III在产品销售的售后维护过程中,华中数控的教授、博士们更是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数控人才的匮乏。他们看准了需求,与高职院校联合,研制出一批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数控机床和实训装置,既为国家数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,也培养了一批对华中数控品牌高认知度的未来数控操作人才,开创了对我国职业教育影响深远的数控技能人才“真刀真枪实训模式”。
快盈III顾名思义,实训就是把机床搬到教室里,或者说把教室设在车间里,让学生动手操作,边学边练。有的实训基地甚至把学习当作生产,学生的“课堂作业”可以直接成为“订单”。
记者日前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数控实训基地里看到,学生们正自己动手操作、编程、加工模具,而使用的数控机床加装的基本上都是华中数控的系统。老师介绍说,“由于有实际操作经验,学生的就业前景很好。”
如今,华中数控已为全国300多所职业院校提供了近3000台数控机床,承建了一大批数控技术实训基地。2004年,华中数控利用承担科技部“发展中国家数控技术国际培训班”的机会,开始为外国培训数控人才,华中数控的市场触角由此开始伸展到国门之外。